一、煮沸
煮沸是深度處理自來水的行之有效且經濟節約的凈化方式。
煮沸有三個作用:
1、殺毒:消滅細菌和病毒
2、減少消毒副產物:余氯
3、降低水的硬度:水垢
煮沸不能解決兩個問題:
1、自來水里的重金屬、有機污染物以及與日俱增的尚未定性的其他污染物。
2、生活用水,例如洗澡水里的余氯會通過鼻腔和皮膚被人體吸收。
因此,凈水器的作用時解決煮沸不能解決的問題。
二、吸附
活性炭被廣泛地應用在凈水器里,有兩個原因:
1、成本低,效率高,主要用來處理余氯
2、應用在“膜過濾”的凈水器里,可以保護“膜”,延長“膜”壽命。
活性炭是一種多孔物質,由微孔構成的內表面占總面積的95%以上,過度空和大孔僅占5%?;钚蕴恳揽课⒖孜阶饔萌コ袡C物。
活性炭是成熟技術,上世紀50年代,美國國家環保局的研究證實活性炭對三鹵甲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,但周期短。
三個標準可以幫助大家判斷活性炭的優劣:
1、活性炭濾層越長越好。水與活性炭的接觸時間越長,吸附效果越好。
2、活性炭纖維比粒裝碳和粉狀炭好,前者微孔更多,吸附量和吸附速度都要更好。
3、果殼碳比煤炭和木屑碳更好。常見的果殼碳是椰殼炭。
與活性炭相比,KDF價格更高,但多了去除重金屬的功能。
KDF即銅鋅合金,根據銅和鋅各占的比例分為:KDF55(50%銅和50%鋅),KDF85(85%銅和15%鋅),凈水器里通常使用的是KDF55。
三、離子交換
離子交換一般用于軟水機,處理“水垢”。
先解釋一下“水垢”。
水垢是水燒開后,鈣鎂離子生成的碳酸氫鈣。
鈣鎂離子濃度與水的硬度相關。計算方法如下: 總硬度(以CaCO3計)=(鈣mg/Lx2.5)+(鎂mg/Lx4.1)
人體對水的硬度其實是有一定的適應性,可耐受水的硬度超過500mg/L,所以WHO沒有提出飲用水中硬度的基于健康的準則值。中國的飲用水標準規定為450mg/L,但就算是我國北方,硬度也沒這么高。
但是,水燒開后結垢,會影響生活質量,眼睛看到難受,洗衣服不那么容易洗的干凈,熱水器和熱水壺使用壽命會縮短。
軟水機一般通過離子交換樹脂降低水的硬度,常見的有鈉離子交換鈣鎂離子。
這種交換法有兩個壞處:
1、軟化后的水中的鈉含量不好控制
2、成本高。
在水硬度普遍不高,喜歡喝熱水(開水會生成水垢,物理降低了水的硬度)的中國,軟水機其實生存空間是非常窄的。
另外,安裝了反滲透RO和納濾凈化的凈水器,也是沒有必要安裝軟水機的。
四、膜處理
膜處理其實是最容易理解的,但消費者對這塊是最糊涂的。
兩個原因造成:
1、沒有統一國標,商家各執一詞
2、商家本身就是糊涂的,后者更可怕。
膜處理屬于物理過程,水里各種物質的分子大小不一樣,通過調節膜孔的大小,控制可通過的物質,例如:反滲透膜僅允許水分子通過。
大家可以把過濾膜想象成一個漏斗,漏網越密,過濾出來的東西越多。
常見的膜技術包括電滲析、微濾、超濾、納濾和反滲透。電解析應用很少。市面上銷售的凈水器,除了應急凈水設備(例如生命吸管)和濾水壺,幾乎都采用膜處理,微濾和超濾屬于過濾技術,納濾和反滲透屬于脫鹽技術。
不論品牌用多少形容詞來形容其過濾技術,都不外乎活性炭吸附和上述四種過濾膜技術。
凈水器過濾膜有沒有選擇性過濾的功能?
答:沒有。
某些品牌在宣傳超濾和納濾時提出一個概念“礦物質水”,意思是,這兩種膜過濾法在去除水里的污染物的時候,保留了水里的有益物質。
1、“礦物質水”以前還有,現在沒有這種說法了。以前的礦物質水也不是含有礦物質的水,而是純凈水中添加硫酸鎂和氯化鉀,其目的是為了改善口感。
2、過濾膜是無法只能判斷過濾掉的物質是有益的還是有害的,過濾膜是物理過濾,物質粒徑比膜孔大的,就被過濾出來,粒徑比膜孔小的,就通過,例如,水分子。
凈水器出來的水就分兩種:
1、純凈水。(反滲透RO過濾)
2、非純凈水。(其他過濾法)
那反滲透RO是不是最好的?
不是
1、純凈水不適宜長期大量飲用。
2、使用何種凈水器依據當地自來水水質,如果自來水沒有受到重金屬和有機物污染,不必使用反滲透RO。
水是生命之源!可是現在工作忙碌的我們卻早已忘卻自己的健康問題。你知道喝什么樣的水才是健康的嗎?用什么設備處理才是放心的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