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常喝的水有自來水、純凈水和礦泉水,這三種水有什么區別?到底喝哪一種水好?今天給大家科普一下,這三種水到底有什么區別,喝哪一種水最好?
自來水
自來水主要來自于江河湖泊,或者地下水以及地表水。經過自來水廠凈化,消毒后,供人類使用。自來水中也含有微量的礦物質,例如鈣、鎂、鐵、硒、汞等等。北方的水質很硬,燒開的時候水垢多,主要是因為鈣離子的含量較高。隨著工業的發展,有人擔心,很多江湖水都已經被污染了,擔心自來水中的有害物質超標,例如鉛、汞等重金屬。其實,大家不必過分擔心,自來水廠選擇的水源,肯定都會有保障的。而且,我國有《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》,出廠的自來水都必須達到這個標準,所有的有害物質都會控制在一個合理范圍內。所以,只要是達標的自來水,燒開了喝沒有什么危害,是可以長期喝的。
純凈水
相對于自來水,純凈水中只含有水,不含有雜質。廠家通過一定的方法,將水中的礦物質全部萃取出來,例如鈣、鎂、鉛、汞等等。按道理來說,純凈水比自來水更安全,因為純凈水去除了有害的礦物質,例如鉛、汞、砷這些有害的物質。這也是很多純凈水廠家的賣點,我們的水中沒有任何的重金屬,不會存在污染,對人體非常的健康。其實,我們已經講過,只要自來水的水質是符合《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》,長期喝并不會對身體造成明顯的損害。長期喝純凈水,有一個不好的一點,就是有可能會出現礦物質缺乏,例如鈣、鎂、鐵、鋅等等。這些微量元素對于人類是非常重要的,礦物質無法自身合成,需要從食物或者水中補充。食物中的礦物質主要來自于肉類、谷類食物。如果你是一個挑食的人,或者胃腸道吸收功能不好的人,長期喝純凈水,就有可能出現礦物質缺乏,導致營養不良。
礦泉水
天然礦泉水是從地下深處自然涌出的或者是經過人工揭露的、未受污染的地下礦水。國家標準中規定的九項界限指標包括鋰、鍶、鋅、硒、溴化物、碘化物、偏硅酸、游離二氧化碳和溶解性總固體,礦泉水中必須有一項或一項以上達到界限指標的要求。礦泉水的好處在于,含有人類必須的微量元素。而且,水中的微量元素是以離子的形式存在,容易吸收,溶于水中的微量元素吸收率高達90%以上。但是,礦泉水不易燒開了喝,燒開以后,鈣離子和鎂離子形成碳酸鈣,從水中沉淀下來了。
所以,大家都懂了嗎?自來水、純凈水和礦泉水的主要差別在于各種離子。這三種水,最優質的應該是礦泉水,其次是自來水,最后是純凈水。但是,礦泉水不宜燒開了喝,長期喝純凈水可能出現微量元素缺乏。大家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,選擇最合適的飲用水。
水是生命之源!可是現在工作忙碌的我們卻早已忘卻自己的健康問題。你知道喝什么樣的水才是健康的嗎?用什么設備處理才是放心的嗎?